伏牛路第二小学校本课程获评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校本课程典型案例-天天新要闻
(资料图片)
近日,教育部课程研究所传来喜讯,中原区伏牛路第二小学的开发的《未来建筑师——基于项目的STEM课程》和《稚趣青铜》入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校本课程建设典型案例。
据悉,2021年12月,课程教材研究所启动了中小学校本课程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各省(市)学校高度关注,踊跃参与。本次案例征集与遴选工作历时1年多,坚持程序合理、严谨认真的原则,具体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8个类别,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开展。案例征集工作以来,共收到全国各地、各学校的课程案例近4000个,经过4轮全国遴选及课程专家的层层评审,公布了入选的298个典型案例名单。
3月29日,学校举行了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校本课程遴选活动暨“一线课程专家”聘任和授权出版签约仪式。周璐代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授予校长于建丽“一线课程专家”聘书,肯定了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为更好推广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校本课程典型案例汇编》编写组按工作安排拟组织开展优秀案例集汇编出版工作,展示精品课程。随后,宋垒、许秋歌两位老师依次在授权书上郑重签名,为未来的书籍出版、课程精进做准备。
据介绍,为更好地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学校逐步开发了《未来建筑师》系列课程。这是学校创客团队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多学科整合,使学生能够经历基于真实情景的深度学习而撰写的基于项目的STEM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使学生能够终身发展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为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开发了“稚趣青铜”校本课程,用不织布、彩泥等材料制作青铜器相关手工作品,将河南省博物院青铜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合,使这些历史悠久且神秘的青铜器文化变得接地气,孩子们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热爱青铜器文化,热爱中原文化。
郑报全媒体记者 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