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点:券商加速向公募领域渗透 “含基量”及牌照或为业绩增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券商资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的趋势下,行业正回归主动管理本源,向公募基金业务渗透的步伐也在加速,其合计管理公募基金规模已超1万亿元。
近日,券商布局公募基金赛道又有新动作——两家券商分别将为旗下资管子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增资。在去年7月份国金证券获批设立资管子公司后,今年5月30日,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向资管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总金额为8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国金证券资管子公司将在满足业务资格条件的前提下,向证监会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在去年中信建投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增至100%后,今年5月29日,中信建投拟对中信建投基金增资1.5亿元。
一位券商资管部门总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券商加速布局公募赛道的主要原因是公募市场迅速发展,并且对券商的业绩和财富管理业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或成券商资管及财富管理转型破局的关键因素。”
2022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这也意味着“一参一控一牌”新规正式落地,此后券商资管的公募化转型持续提速,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增持公募基金公司股权、对相应公司增资等事件不断发生,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
证券行业中,目前资管子公司的数量已增至26家,但仅有8家资管子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牌照。特别是今年,或是因公募基金牌照问题,已有券商开始清盘旗下大集合参照公募基金改造产品。以“太平洋证券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例,5月8日,该产品发布了清算报告,原因是该集合计划于4月26日期限届满且未变更为公募基金,因此按照合同约定于4月26日予以终止,4月27日进入清算程序。
海通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孙婷表示:“券商积极参与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和申请公募牌照,有利于原本致力于高净值客户的券商资管打开普惠金融市场,服务更加广泛的大众群体,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今年以来,不少券商资管子公司均在推进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工作,已有兴证资管、招商证券资管、广发证券资管向证监会递交了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对于对资管和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展望,广发证券表示:“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和居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在资管新规、养老金体系逐步完善等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措施的共振下,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标准化、净值型资产管理行业成为金融子领域里面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板块之一。”
还有多家券商在参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方面动作迅速。比如,5月26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重要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拟将持有自身28.61%比例的股权通过特定事项协议转让的方式全部转让给中邮证券。中泰证券也于今年实现了“一控一牌”,完成了对万家基金11%股权的收购,持有万家基金股权增至60%。为弥补公募基金牌照空缺,5月5日,国联证券收购中融基金75.5%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中融基金成为国联证券控股子公司。
中金公司研究团队认为,公募基金业务已经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路上的重要一环,“含基量”及公募基金牌照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券商的业绩成色。
例如,第一创业较早进行公募布局,控股创金合信、参股银华基金,实现对公募基金公司的“一控一参”。2022年,第一创业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2.41亿元,同比增长14.03%,收入占比达47.52%。